一、张艺兴入职国话,开启话剧之旅

张艺兴入职国家话剧院,成为话剧演员并非偶然。在音乐、舞台和影视领域都有着出色表现的他,一直渴望探索更多艺术的可能性。国家话剧院作为国内顶尖的艺术殿堂,对演员的选拔标准极为严苛。张艺兴能够脱颖而出,一方面得益于他在音乐和影视领域积累的才华与经验。
张艺兴在音乐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。作为唱、跳、创作俱佳的全能艺人,他的音乐作品风格多样,多次获得音乐榜单冠军,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在舞台上,他的表现力同样出色,无论是劲歌热舞还是细腻表演,都能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背后的支持力量也不可忽视。他的导师黄磊作为资深话剧演员和导演,在演艺圈有着广泛的人脉和资源。黄磊深知话剧艺术的魅力和价值,正是他的引路和推荐,让张艺兴有机会接触到国家话剧院。
张艺兴的入职,不仅是对他个人才华的认可,也为国家话剧院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他以出色的演技和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无数观众,如今跨界进军话剧界,展现出多才多艺的一面。相信在国家话剧院这个平台上,张艺兴将不断挑战自我,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。
二、音乐话剧《受到召唤・敦煌》的魅力

(一)创新的艺术形式
音乐话剧《受到召唤・敦煌》以其独特的创新艺术形式令人瞩目。该剧融合了音乐、话剧、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,打破传统舞台的限制,创造出多空间多线性的叙事结构。这种创新的形式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彩,观众仿佛置身于不同的时空之中,感受着历史与现代的交织。例如,从今天的城市穿越至 20 世纪 30 年代,编织出两代青年的人生际遇与心灵共鸣。观众可以在剧中欣赏到精彩的话剧表演,同时又能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舞蹈中,全方位地感受艺术的魅力。
(二)强大的主创阵容
该剧集结了众多一线艺术家,为作品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。田沁鑫作为编剧和导演,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创新的创作理念,为该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著名音乐家金培达担任作曲,他的音乐将为剧情增添更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。此外,还有舞美设计王琛、灯光设计王琦、多媒体设计胡天骥和邹四维等众多实力主创的加盟。他们共同努力,将敦煌元素与现代空间有效结合,营造出天地人的和合统一。张艺兴作为主演,也为该剧带来了年轻的活力和广泛的关注度。他将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,挑战自我,展现出出色的演技。
(三)深刻的文化内涵
该剧以敦煌文化为题材,深刻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。通过讲述两代青年与敦煌的故事,传承 “莫高精神”,即坚守大漠、甘于奉献、勇于担当、开拓进取。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剧中的人物,也感染着每一位观众。该剧旨在增强青年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,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敦煌文化的魅力。例如,张艺兴在剧中与敦煌学奠基人常书鸿展开跨越世纪的对话,为古老的敦煌注入年轻的活力。同时,该剧还采用了数字与艺术深度融合的创新多元表达,带领观众领略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,为敦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事业注入新的动力。
三、张艺兴在话剧中的表现

(一)一人分饰两角
张艺兴在音乐话剧《受到召唤・敦煌》中大胆挑战,一人分饰常书鸿和张然两个角色。常书鸿作为 “敦煌守护神”,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。张艺兴通过细腻的表演,展现出常书鸿对敦煌文化的热爱与坚守。而张然作为 2035 年敦煌数字文化研究中心的实习生,代表着年轻一代对敦煌文化的好奇与探索。张艺兴在两个角色之间切换自如,展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层次。
(二)对角色的理解与演绎
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,张艺兴跟随剧组进行实地采风。在敦煌的土地上,他感受到了中华文脉的力量,对敦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他将这份感悟融入到表演中,使角色更加生动鲜活。例如,在演绎常书鸿时,他展现出了老一辈艺术家对敦煌的执着与热爱;在演绎张然时,他则表现出年轻人的朝气与对传统文化的敬畏。张艺兴的努力和付出,让观众看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角色的用心。
(三)与前辈的交流与学习
孙红雷的探班为张艺兴的表演之路带来了宝贵的经验。孙红雷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演员前辈,为张艺兴示范了微表情控制和台词气息把控的技巧,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。张艺兴认真倾听,与孙红雷交流排练感悟,气氛融洽。在前辈的指导下,张艺兴不断成长与进步。他更加深入地挖掘角色,努力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。这种前辈与后辈之间的交流与传承,也为音乐话剧《受到召唤・敦煌》增添了更多的魅力。